【YRD财经】财经要闻20220411
发布时间:
2022-04-11 00:00
来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4月10日发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根据意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从立的角度,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意见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意见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推进区域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3月CPI今日公布:受这个因素影响 涨幅或有所回升
中新财经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受非食品价格上升等影响,3月份CPI涨幅或有所扩大。2月份,受春节因素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总体平稳。3月CPI同比涨幅会如何?据同花顺iFinD统计,24家机构对3月CPI同比涨幅的平均预测值为1.25%。若上述平均预测值兑现,3月CPI同比涨幅将有所回升。3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批发均价为18.2元/公斤,环比下降10.6%,同比下降51.4%。不过,菜价有所上涨,3月蔬菜批发均价为5.53元/公斤,环比上升2.5%,同比上升23.6%。另外,“3月零售燃油价格有2次上调,工业消费品终端零售价普遍有所上涨,带动非食品价格缓慢上升。经过测算,3月CPI翘尾因素为0.29%,比上个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刘学智指出,综合以上因素,预计3月CPI同比涨幅在1.4%-1.6%之间,取中值为1.5%,比上个月明显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第13周(3月28日-4月3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8.18元,环比涨0.1%,同比低48.4%;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5.96元,环比涨3.1%,同比高20.4%;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周均价每公斤7.07元,环比涨4.0%,同比高7.3%。
商业银行网点去年关停2805个 五大国有行合计减少566个
商业银行网点收缩仍在继续。《证券日报》记者对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发布的数据统计后发现,在2021年商业银行机构退出列表中,合计有2805个银行网点终止营业,比上一年减少889个。各家银行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年报中也披露银行网点关停的相关情况,截至2021年末,五大国有行的营业网点数和员工总数比上年出现大幅缩减。伴随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物理网点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效显著,但仍面临多方面挑战。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线上业务成为很多银行开展标准化业务的主要方式,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数量逐渐减少。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银行网点转型的主要方向。银行网点要想重新积聚人气,需要根据当地客群的需求重新定位,包括对网点的选址、运营方式等方面的转变,需要将移动银行与物理网点相结合,统筹考虑。目前银行形成的共识是,智慧网点要发挥出自身的差异性,着重场景的打造及客户体验等。网点瘦身带来最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员工数量的变化。2021年年报显示,六家国有银行中,截至2021年末,只有建行员工数量较上年末增加,其余五家国有银行的员工数量均明显减少,合计减少1.33万人。其中,工行员工人数由2020年末的439787人减少至434089人,农行由459000人减少至455174人,中行由309084人减少至306322人,邮储银行由194527人减少至193946人,交行由90716人减少至90238人。虽然目前银行物理网点的数字化转型已初具成效,但仍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在人才上,需要既懂银行传统业务,又懂数字化转型的相应人才;二是在组织架构与协调性上,推动数字化转型需要各业务部门自上而下的配合;三是在成本收益上,在数字化转型前期,势必要投入大于产出,如何衡量不同方案下的现行成本及未来预期收益之间的矛盾也是巨大挑战。”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记者表示。
证监会公布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4月8日,证监会公布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2021年,证监会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工作方针,持续加强资本市场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资本市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证监会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七大要点:1.夯实资本市场基础法律制度,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履行法定职责。3.落实“零容忍”要求,依法全面从严治市;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高效执法,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切实防范权力滥用; 6.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7.健全科技监管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数字化水平。2022年,证监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的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突出放管结合,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引导、鼓励市场产品创新;严格落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行为;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1年境内ETF规模达1.4万亿元 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新高
4月10日,深交所发布《ETF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1)》指出,随着境内ETF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021年境内ETF产品规模达到1.4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0.55%,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来新高。报告指出,2021年,境内ETF市场呈现九大特点:一是权益类ETF资产规模最大,占比为67.44%,其次为货币ETF,占比为20.97%;二是跨境股票ETF规模增幅最大,达到212.33%,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增幅达485.15%;三是ETF规模增长主要源于新发产品,新发产品多为宽基和主题类ETF,其中深市上市的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是2021年境内规模最大的新发产品;四是市场运行效率持续提升,非货币ETF产品换手率有所提高,折溢价率小幅上升,处于合理区间;五是ETF持有结构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比例有所上升;六是ETF基金管理公司龙头效应显著,非货币ETF规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十大基金公司的产品规模占比达79.21%;七是基金投顾和FOF产品快速发展,ETF作为配置工具迎来新机遇;八是深市ETF规模占境内ETF总规模的比例持续提升,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新高;九是深市股票ETF规模占深市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有所上升,深市债券ETF规模占深市债券总规模的比例高于2021年境内整体水平。
恒生指数收涨0.29%报21872点 碧桂园服务(06098)涨5.11%
4月8月港股全天处于宽幅震荡行情,惟午后小幅震荡上行,各主要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29%报21872点,国企指数跌0.07%报7490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15%报4422点。蓝筹股中,碧桂园服务(06098)涨5.11%,新奥能源(02688)涨4.12%,华润置地(01109)涨3.28%;安踏体育(02020)跌5.25%,李宁(02331)跌4.95%,瑞声科技(02018)跌2.91%。内房股午后集体跑出,禹洲集团(01628)涨17.54%,时代中国控股(01233)涨8.83%,龙光集团(03380)涨7.35%,绿景中国地产(00095)涨4.62%,旭辉控股集团(00884)涨4.06%。部分电力股上扬,京能清洁能源(00579)涨5.6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涨5.42%,华润电力(00836)涨4.18%,大唐发电(00991)涨3.42%。瑞科生物-B(02179)涨9.64%报27.3元。据招股书披露,瑞科生物核心产品九价HPV疫苗REC603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所有受试者已完成入组,有望成为首款上市的国产HPV九价疫苗,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并提交上市申请。其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实现了HP病毒样颗粒的高产及稳定表达,使其更适合作商业化生产。
联储紧缩前景施压 三大股指本周均录得跌幅
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美股周五收盘涨跌不一,三大股指本周均录得跌幅。道指涨137.55点,涨幅为0.40%,报34721.12点;纳指跌186.30点,跌幅为1.34%,报13711.00点;标普500指数跌11.93点,跌幅为0.27%,报4488.28点。本周道指下跌0.27%,纳指下跌3.86%,标普500指数下跌1.26%。本周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和联储官员讲话显示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转向激进,令股指承压。迹象表明美联储决策者准备在5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以抑制通胀,并从该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周三公布的联储会议纪要为央行每月将资产负债表减少950亿美元、一年削减超过1万亿美元奠定了基础。圣路易斯联储总裁布拉德周五表示,他希望在2022年下半年将政策利率提高到3%-3.25%。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说,他们倾向于将利率调至中性,同时关注经济表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8日发布报告称,由于俄乌冲突对主要粮食和植物油市场造成冲击,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在3月份大幅上涨,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占全球小麦和玉米出口的30%和20%左右。经济学家再次上调了对美国通胀率的预测,并下调了现在直至2023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这显示出在美联储试图遏制数十年来最快的物价上涨之际,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