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D财经】财经要闻20220328
发布时间:
2022-03-28 00:00
来源:
重磅!多部委发声,新能源汽车赛道将有大变化!
3月26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住建部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提到,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三是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加强新能源汽车违规项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未批先建、批零建整、边批边建等违规行为。四是规范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对此,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也谈到,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组织力量开展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有关企业研发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低重稀土永磁材料驱动电机等技术攻关,加强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研发,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平台搭建、标准制定、测试评价以及芯片上车等工作。住建部副部长姜万荣表示,将深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指导试点城市统筹规划建设城市职能基础设施的感知体系,明晰车、路、城等各自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开展智能公交、无人配送、智能环卫、智慧泊车以及城市隧道的积水预警、城市灾害预警、地下空间监测等示范应用,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促进车城互联互通。
两部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 强调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3月2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下称《清单》)的通知指出,要强化反垄断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违规炒作,冲击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准入机制、审批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和激励惩戒机制、商事登记制度等,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地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工作。《清单》同时指出,深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情况、督办协调机制建立运行和整改效果作为评估重要内容。
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75.6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12月份回升0.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在工业生产加快、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业企业销售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高于去年12月份1.6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收入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小幅增长。此外,企业利润在较高基数上保持增长。1月份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实现5.0%的增长。多数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其中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朱虹指出,总体来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1月份至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受基数较高影响,较去年全年明显回落,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利润率和产销衔接水平均有所下降;企业盈利改善仍不均衡,下游行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利润增长缓慢,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朱虹表示,下阶段,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部署,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中下游企业成本,落实好制造业扶持政策及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
2021年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510亿美元
3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顺差3173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8%,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跨境双向投融资保持活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82亿美元。《报告》显示,2021年,证券项下双向投资流量均达历史较高水平,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510亿美元。其中,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259亿美元,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1769亿美元,均仅次于2020年。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上市股票和债券的总市值累计达12984亿美元,较2020年末增长23%;持仓规模在境内股市和债市中的占比分别为5.2%和3.1%,未来继续提升潜力较大。“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股市和债市逐步被纳入国际主流指数,跨境证券投资双向流动更加活跃、运行总体平稳。”《报告》称。分项看,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21年,我国贸易顺差5627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增加,体现疫情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等相对优势;受疫情影响,服务贸易逆差999亿美元,下降34%,其中,旅行项目逆差944亿美元,下降22%,体现全球疫情对我国居民跨境出行的持续影响。跨境双向投融资持续活跃。从来华各类投资看,2021年合计净增加6616亿美元,主要源自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和外资购买人民币资产。其中,来华直接投资较2020年增长32%,创历史新高,说明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对境外长期资本颇具吸引力;来华证券投资虽低于2020年但仍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体现了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以及国内股票和债券投资价值较高的相对优势。展望今年的国际收支情况,《报告》认为,总的来看,如果全球疫情缓和、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我国经常账户收支状况将随之向常态回归,但经常账户顺差格局不会改变,并且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增强;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可以更好适应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变化。
证监会拟推七大措施拓宽民企债券融资渠道 沪深交易所表态促进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证监会官网3月27日消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证监会拟于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具体来看,一是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发债募集资金。二是进一步优化融资服务机制,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提高融资效率。三是发挥市场化增信作用,鼓励市场机构、政策性机构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尽快推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业务。四是便利回购融资机制,适当放宽受信用保护的民营企业债券回购质押库准入门槛。五是鼓励证券基金机构加大民营企业的业务投入,将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专项业务排名中纳入民营企业债券相关指标。六是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组织主动上门送政策活动,推动投资机构与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增进共识与信任。七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民营企业债券全流程信息披露。同日,沪深交易所对此进行积极响应。上交所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证监会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在证监会领导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多措并举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恒生指数收跌2.47%报21404点 阿里健康(00241)跌9.18%
3月25日恒指早盘冲高回落,午后低位运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2.47%报21404点,国企指数跌3.24%报728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4.98%报4379点。蓝筹股中,瑞声科技(02018)涨3.29%,中信股份(00267)涨3.80%,恒安国际(01044)涨1.85%;阿里健康(00241)跌9.18%,药明生物(02269)跌8.36%,美团(03690)跌8.16%。汽车股尾盘加速下跌,长城汽车(02333)跌8.96%,蔚来(09866)跌7.11%,比亚迪股份(01211)跌6.04%,广汽集团(02238)跌4.33%,吉利汽车(00175)跌4.14%,理想汽车(02015)跌3.85%,小鹏汽车(09868)跌3.50%。摩根士丹利表示,由于碳酸锂价格飙升,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将需要把价格提高近25%,这将导致利润率下降,甚至可能破坏需求。包括Jack Lu在内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的碳酸锂价格过去一年里上涨了五倍。成本传递可能会促使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价15%,并可能影响需求。烟草概念股受压走低,中国波顿(03318)跌8.61%,比亚迪电子(00285)跌7.44%,华宝国际(00336)跌7.26%,思摩尔国际(06969)跌6.25%,中烟香港(06055)跌4.15%。电力股全员走低,华能国际电力(00902)跌5.23%,中国电力(02380)跌4.47%,华电国际电力(01071)跌3.69%,华润电力(00836)跌3.53%,大唐发电(00991)跌2.59%。
美股收盘涨跌不一 本周三大股指均录得涨幅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美股周五收盘涨跌不一,三大股指本周均录得涨幅。道指涨153.30点,涨幅为0.44%,报34861.24点;纳指跌22.54点,跌幅为0.16%,报14169.30点;标普500指数涨22.90点,涨幅为0.51%,报4543.06点。本周标普500指数上涨1.8%,纳指上涨2%,道指上涨0.3%。有分析师对目前美股上涨的基础表示质疑。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市面上的积极消息并不多,但标普500指数已经从历史低位回升了6%,领涨板块主要是市场中贝塔系数最高、最具投机性的部分。”周五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关键部分继续趋平或反转,这引发了一场关于债券市场是否预示着经济将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争论。周五美国总统拜登和欧洲官员宣布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加美国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减少欧洲大陆对俄罗斯能源产品的依赖。目前欧洲仍然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事实上,欧盟约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其中有几条输气管道经过乌克兰。除了俄乌紧张局势加剧能源危机之外,投资者还在权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美联储遏制通胀的决心。美联储于3月16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随后多位美联储政策制定者连续发出鹰派信号,表示今年将采取更激进的货币政策收紧措施,以遏制不断上升的通胀。市场普遍预计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在5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
相关新闻